中華文化的藝術精神

中華文化倫理道德傳統和藝術精神修養, 代表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文明. 而儒家的傳統文化中,以藝術為道德教育的工具, 詩教結合樂教. 將豐富而多采的藝術美學, 教育國民.。孔子認為, 讀詩可以啓發心志和觀察力,培養合群,舒發情感。詩書的道理,近可事奉父母,遠可服事君上。此外,讀詩還可以認識鳥獸草木之名稱。故:“不學詩,無以言”《季氏》,對於樂,孔子尤其重視,與禮並論。認為樂體現了真善美的統一。他讚嘆韶樂說:“韶盡美矣,又盡善矣。孔子在齊國聽韶樂,竟“三月不知肉味”, 說道:“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!”《述而》論述詩、禮、樂三者的關係是:“興於詩,立於禮,成於樂.是為人格養成的最高境界。.在人生的道德和藝術修養上, 陶冶性情, 潛移默化, 變化性靈氣貭,修身齊家, 治國平天下, 達到真善美和諧统一的理想社會.




老子和莊子非以體現藝術作為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。他們的思想, 無心於藝術 ,也無具體藝術創作,回歸於形而上的道;這種人生體驗的了悟,.不必講求實際藝術品的創造,是人生真善美的極致……. 中國藝術的基本內涵,具有深邃的哲理性. 魏晉玄學融會儒道,提倡“得意忘象”(王弼),“寄言以出意”,“求道於言意之表”(郭象)等思想方法,開啟了中國藝術以“立意”、“傳神”、“求韻味”為上的基本精神




選讀周(敦頤)、張(載)、程(顥、頤)、邵(雍)、朱(熹)、陸(九淵)、王(守仁)等理學家之名作和作,傳記,處處可感受到詩文載道(周敦頤《通書二·文辭》:“文所以載道”),談文藝以明道,(陸九韶(象山))理學將哲理與藝術合為一體,在發展中國文化的藝術精神傳統方面,絕不亞於先秦之儒學、魏晉之玄學和唐宋之禪學。宋理學大師周敦頤,原名敦實,茂叔,今湖南道縣人(1017~1073), 著作有《太極圖說》、《易通》、《愛蓮說》、《拙賦》等。



《愛蓮說》文字雋永、寓意深遠……….水陸草木之花,可愛者甚蕃。晉陶淵明獨愛菊。自李唐以來,世人甚愛牡丹。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遠益清,亭亭淨植,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。予謂菊,花之隱逸者也;牡丹,花之富貴者也;蓮,花之君子者也。噫!菊之愛,陶後鮮有聞;蓮之愛,同予者何人?牡丹之愛,宜乎眾矣 …佛教蓮花有四德:一香,二淨,三柔軟,四可愛,譬如真如四德,常樂我淨,比喻真如佛性. 周敦頤《太極圖說》亦吸取道教思想,把道教的陰陽說、修煉法,融入易學,將傳統儒家思想精神, 進行匯通,再創新。



藝術的視野,曠達而平靜;藝術的幽默,智慧而輕鬆. 創造精神是中華文化藝術的靈魂. 而藝術欣賞中同樣也有文化創造。古人云:“詩無達詁”(董仲舒),“含不盡之意,見於言外”(梅堯臣),“古畫畫意不畫形”(歐陽修)。這就是說,言象只是一種表意的工貝,賞詩析畫者也可以此言象來表達其心中意契之意。欣賞者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感受去理解詩畫中的意境,無需受創作者所寄之意的限制。這就是欣賞者的文化創造。  中華文化的藝術精神體現極致與和諧完美,藝術家對畫面的經營佈置,詩句的平仄對伏,和樂章的高低緩急,無不煞費苦心,也反映出藝術家的修為.以《中庸》“執其兩端,用其中於民” 為創作之依歸 。



藝術精神的養成是離不開藝創作和欣賞, 無論是創作還是欣賞,輝映人生內心的情感,影響一個人的品格。因之,透過藝術修養培養藝術欣賞, 提高人生的品味和理想境界, 追求高尚的人格 與人生的完美,有重要積極之意義,這就是中華文化的藝術精神。



(中國藝術協會.兩岸文化藝術交流部 陳文彥 Hiko Chen理事)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